该公众号为个人译读笔记,无团队、无审校。结论仅供参考,转发需谨慎,纠错请留言。 全国注册研究,纳入了首次心梗在入院期间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(CAG)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的患者,并于2003年-2018年期间出院后接受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。排除既往心梗、使用过β阻滞剂或任何其他β阻滞剂的适应症或禁忌症。活着的无心血管和手术事件的患者出院后3个月开始随访。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、心梗复发和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。
|
该公众号为个人译读笔记,无团队、无审校。结论仅供参考,转发需谨慎,纠错请留言。
全国注册研究,纳入了首次心梗在入院期间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(CAG)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的患者,并于2003年-2018年期间出院后接受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。排除既往心梗、使用过β阻滞剂或任何其他β阻滞剂的适应症或禁忌症。活着的无心血管和手术事件的患者出院后3个月开始随访。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、心梗复发和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。我们采用校正逻辑回归分析心梗后3年标准化的绝对风险和差异(ARD)。
一共纳入了30177例经过最佳治疗的稳定心梗患者(58%急性PCI、26%的亚急性PCI、16%CAG未干预)。基线有82%的患者接受β阻滞剂治疗(平均年龄61岁,男性75%),18%未接受β阻滞剂治疗(平均年龄62岁,男性68%)。与没有β阻滞剂治疗的患者相比,β阻滞剂治疗与心血管死亡、心梗复发和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风险与明显差异(0.1%、0.2%和1.2%、2.7%)。
【译读点评】
2017年ACC STEMI指南对β阻滞剂的推荐如下。
1、没有禁忌症,心衰和或LVEF≤40%的患者,口服β阻滞剂为(I)。
2、没有急性心衰征象且收缩压>120mmHg的患者,正准备行急诊PCI的患者,如果没有禁忌症,可以静脉给予β阻滞剂(IIa)。
3、所有没有禁忌症的心梗患者,如果没有禁忌症,住院期间可常规给予β阻滞剂口服治疗(IIa)。
再灌注时代挽救了更多的心肌,从而保留了更多的心功能。对于没有心衰和没有心功能下降的稳定患者,β阻滞剂是否获益有争论。该注册研究发现,这类患者口服β阻滞剂并没有明显降低死亡、心梗复发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。这与晨读之前解读过的韩国研究(心梗EF正常者β阻滞剂不获益)结论相似。也有研究认为心梗后无心衰患者β阻滞剂获益存在有效期,只能维持1年。
DOI:10.1093/eurheartj/ehaa1058
文章来源:震锋晨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