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调脂治疗是ACS防治的基础治疗
ACS的病理生理学及生物学特征:富含胆固醇、脂核大、纤维帽薄、炎性细胞浸润、炎性细胞释放胶原酶、弹力纤维酶及纤溶酶原的激活,这些都为他汀药物调脂治疗提供了多效性靶点。但同时我们仍然面临着另外一个严重困境:临床医生对ACS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管理整体不足尤其是对调脂治疗的适应症、治疗时机、治疗时间、治疗剂量、药物选择、风险评估上需亟待加强。结合2011年6月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(EAS)发布的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,将ACS患者的血脂异常管理要点简述如下。
2 干预靶点多样化,LDL-C仍是首要目标,HDL-C不作为干预靶点。
目前,所有指南均将LDL-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,2011年ESC/EAS指南明确指出:尽管HDL-C和心血管病风险相关,但目前尚不支持将其作为干预靶点(见表1)。
2011 ESC/EAS指南对于血脂干预靶点的推荐(表1)
推荐意见 | 证据等级 |
LDL-C是首要治疗靶点 | Ⅰ/A |
若其他血脂指标情况不明,可考虑将TC作为治疗靶点 | Ⅱa/A |
在治疗高TG过程中,可评估TG水平 | Ⅱa/B |
混合型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代谢综合征或CKD患者,Non-HDL-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| Ⅱa/B |
Apo B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| Ⅱa/B |
HDL-C不作为干预靶点 | Ⅲ/C |
Apo B/Apo AⅠ和non-HDL-C/HDL-C不作为干预靶点 | Ⅲ/C |
3 血脂水平“分层管理”理念深入人心
2011年ESC/EAS指南对各危险人群的危险分层界定明确,具有可操作性(见表2).
2011 ESC/EAS指南:各危险人群的描述(表2)
4 ACS患者的治疗目标值更为严格 对比2004年ATPⅢ指南、2007年中国指南,2011年ESC/EAS指南制定的ACS患者治疗目标值更为严格(见表3). 5 对ACS患者取消LDL-C启动值 既往的指南均对ACS人群设定启动干预LDL-C的切点,而新指南则取消了LDL-C启动值(见表4). 6 针对不同临床状况提出具体的治疗建议 尤其对PCI人群的治疗推荐,在既往未接受他汀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和ACS患者中,PCI术前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MI程度。近期ARMYDA研究结果显示,接受PCI术的患者,即使术前长期服用他汀管理稳定性心绞痛或ACS风险,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治疗也能降低围术期MI发生。韩国研究的30天和12个月结果证明,瑞舒伐他汀PCI术前大剂量序贯治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脏事件风险。故而推荐即使对已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,也应建立PCI术前常规给予负荷剂量他汀治疗的策略。
2011/8/25 19:52:36
访问数:1637
转载请注明: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
大家都在说 发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