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的导丝有哪些选择?
fiogf49gjkf0d
fiogf49gjkf0d
fiogf49gjkf0d
fiogf49gjkf0d
答:市场上的导丝很多,从实践角度需要关注导丝的如下特性:1)是否锥形导丝, 2)是否聚合物涂层导丝, 3)导丝的硬度如何?4)示踪性如何?。对于闭塞端无分支血管、闭塞端呈鼠尾征的CTO病变,可以选择柔软、锥形、聚合物涂层的导丝作为初始操作用导丝。需血管内超声引导下重新进入内膜下真腔时,可能需要锥形,硬度较大的导丝。由于穿透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导丝的硬度、直径和润滑度,初学者在开始进行CTO-PCI时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常用工作导丝。采用单一导丝策略操作时,可以从软的,锥形的,聚合物涂层导丝开始,继之选用中等重量的非锥形缠绕型导丝,然后可以根据CTO病变处理进程采用锥形,高硬度的导丝。尽管我们对CTO的病理基础不尽清楚,造影显示的完全闭塞的CTO病变实际上都有一定比例的CTO具有直径为160至230μm的微通道。虽然与远端CTO帽相比,近端CTO帽往往是更硬的纤维钙化组织,近来采用软的聚合物涂层导丝结合微导管技术,顺行第一次尝试操作的成功机率明显改善。因此,在选定的CTO病变类型,尝试操作的“偶然”成功率就可以达到50%。因而CTO-PCI培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,在前向导丝技术第一次操作尝试时至少要有超过70%-75%的手术成功率(残余狭窄<20%、TIMI 3级血流)并且不发生的主要并发症。